< 返回列表


工作坊介紹

交通工具 x 無障礙設計

2019-10-19(六) ~ 2019-10-20(日)

工作坊方向

「無障礙交通帶我任意行!」 帶學員們認識國內外對於無障礙交通工具之服務與資源,經由實際參訪、特定場域觀察體驗來更深地瞭解身障人士所需要之協助與服務,和小組腦力激盪一同設計出更加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無障礙交通工具。

課程師資

黃維信

大同大學 媒體設計學系 教授

專長
跨領域整合、遊戲設計、空間媒體資訊整合

卓妙如

輔仁大學 護理學系 助理教授
兼任服務學習中心 主任

專長
兒科護理、袋鼠式護理、發展遲緩兒早期療育、慢性病管理

張仲杰

台北市停車管理 工程處 主任秘書

專長
運輸規劃、交通安全

張開國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運輸安全組 組長

專長
交通安全設計、無障礙交通、交通運輸規劃

紀俊龍

大同大學 通識中心 副教授

專長
近/現代小說、台灣文學、通俗文學、古典小說

余虹儀

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 理事

專長
通用設計

ACTIVITY

活動內容

10月第二場「無障礙設計x交通工具」由輔仁大學護理學系卓妙如老師與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黃維信老師共同合作,將授課場地移至大同校區,讓不同學校的同學互相交流,更可以體驗不同學校的風氣與文化,對學生來說是相當難得的機會。
活動一開始請來台北市停車管理處主任秘書張仲杰與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運輸安全組組長張開國兩位業師,就實務及法規面等角度切入,分享國內外的交通運輸現況及問題,帶領同學認識交通運輸的知識。
為了讓學生們同理身障朋友面臨的障礙,卓妙如老師特地安排讓同學戴上眼罩用餐、步行,體會全盲、白內障、飛蚊症、視差者的日常。不僅是同學,甚至老師也加入體驗,師生一起共同學習,足見本次活動的用心。黃維信老師也安排與多扶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讓同學體驗復康巴士乘坐以及不同種類的輪椅、輔具體驗,最後更發給每隊任務卡,讓大家扮演身障者實際上街闖關,在所有參與的老師、學生、工作人員的心中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本次參加的學員共有6校15系28名,更有來自護理場域的工作者,然而即便連受過專業訓練的專業領域學員,都表示沒辦法真正在心裡描繪出身障者的世界,因為我們不曾成為過他們。然而這次的體驗活動真的讓同學走進身障者的生活,有同學表示深深體會到視障者身處黑暗時那種一般人難以想像的不安感;原本覺得便利、習以為常的生活與環境,在坐上輪椅的剎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POINT

學習要點
無障礙是任何負責任和永續觀光政策的核心要素,了解國內外現況,設計合宜工具。實際體驗視障的日常,隨機分配眼罩,模擬白內障及視野缺損兩種情境,下午到多扶實境體驗中心體驗身障的不便,經過體驗後以「同理心」出發關懷他人。
從人因出發,了解現況環境,設計合宜工具
1.無障礙及通用設計理念之發展
2.通用設計程序及思維
3.交通運輸導入通用設計之設計要素
4.交通運輸導入通用設計案例—日本中部國際機場
5.新科技應用於通用設計
台北市綠運輸大戰略
基於環境永續與人本關懷之理念,透過發展低碳運輸系統、加強運輸需求管理與提升運輸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針,以及公共運輸發展導向規劃、先進資訊與綠能科技應用等方式,達成環境保護、節能減碳、便捷無縫等運輸之目標。
透過以上課程讓學生實際體會障礙者的不便及問題所在,並藉由腦力激盪及創意發想去設計解決問題的工具,在小組發表及老師講評讓學生可以更清楚了解並做修正,從中不只獲得同理心也實踐了團隊合作的精神。

PHOTO GALLERY

照片錦集

REVIEW

精彩回顧

SCHEDULE

活動流程
第一天 10/19 周六 講師
09:00-09:20 破冰 卓妙如、紀俊龍
09:20-09:30 介紹環境、說明工作坊內容及流程 紀俊龍
09:30-10:30 國內無障礙交通工具推動情形 張仲杰
10:30-10:40 休息時間  
10:40-11:40 國外無障礙交通工具概述 張開國
11:40-13:00 午餐時間  
13:00-14:00 同理心,如何感受身障者的不便 卓妙如
14:00-15:00 前往多扶體驗館 卓妙如
15:00-18:00 多扶實境體驗 多扶旅遊
地點 大同大學經營大樓108B教室/多扶體驗中心 
第二天 10/20 周日 講師
09:00-12:00 設計提案討論與實作 黃維信、朱尚禮、黃詩音
12:00-13:00 午餐時間  
13:00-16:00 設計提案分享與回饋 黃維信、卓妙如、紀俊龍、余虹儀
13:00-14:00 第一次發表(每組5分鐘)
14:00-15:00 提案修正
15:00-15:40 第二次發表(每組8分鐘)
13:00-14:00 總結、頒獎
地點 大同大學經營大樓108B教室